热点话题人物,欢迎提交收录!
最优雅的名人百科,欢迎向我们提交收录。
邵燕君
2023-05-05 16:26
  • 邵燕君
  • 邵燕君 - 副教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个人资料

近期热点

资料介绍

个人简历


个人简介
邵燕君:主要从事文学生产机制研究和文学前沿研究。
2004年创立“北大评刊”论坛,任主持人。与曹文轩教授共同主编《中国小说年选》(2004—2009,共六本,北京大学出版社)。著有《倾斜的文学场——中国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美女文学现象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新世纪文学脉象》(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年4月)、《网络时代的文学引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12月)、《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3月)等专著。主编《网络文学经典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3月),与庄庸共同主编《2015中国年度网络文学(男·女频卷)》(漓江出版社2016年3月)。
2009年开始由文学期刊研究转向网络文学研究, 2011年起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开设网络文学研究课程,探索在理解网络文学、反思精英标准的基础上,重建精英批评并形成网路文学研究范式和批评话语。2014年创立“北京大学网络文学研究论坛”,任主持人。
曾当选“2006年度青年评论家”;《南方文坛》2005年、2006年、2011年、2012年四届年度论文奖; 2011年度华语传媒大奖年度批评家提名奖;2012年获《文学报·新批评专刊》首届“优秀论文奖”;2013年获第二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

人物专访:
【中文学道·名师与名著】邵燕君:《安娜·卡列尼娜》、《红楼梦》、金庸与文学之浪漫
【中文名师】邵燕君:学术视角下的网络文学
【中文·静女其姝】“北方有佳人·灼灼桃花春”——邵燕君老师采访录

担任课程
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研究
当代文学期刊研究
网络文学类型研究
网络文学生产机制研究
网络文学重要作家作品研究
网络文学重要网站研究

科研项目
2016年4月,北京市委宣传部委托项目,“网络文艺发展情况调研”。已结项。
2015年,中文系自主科研项目,“网络文学及新媒体文艺研究”。已结项
2015年,研究生课程“网络文学前沿研究创新”获得立项。在研中。
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网络文学的经典化与‘主流文学’的重建”。项目批准号:14BZW150。一般项目。在研中。
2014年,独立获得2014年北京大学教材立项,主编教材《网络文学经典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出版。已结项。
2012年7月—2015年2与,“当前社会‘文学生活’调查研究”,子课题“网络文学及其他新媒体文学的调查研究”主持人,总经费80万,本人使用经费4万元。项目批准号:12&ZD169。已结项。
2014年,北京市社科理论著作出版基金资助,“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小说研究”。已结项。出版专著《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
2009年7月1日—2014年2月19日,国家社科基金,“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小说研究”。项目批准:09BZW067。一般项目。已结项,结项等级:良好。
2007年5月-2008年5月,“当代小说创作现状研究——以文学期刊为中心”,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基金(理论)。已结项。

获奖信息
2015年度北京大学光华人文杰出青年学者。
2014年度北京大学光华人文杰出青年学者。
2013年3月,论文《网络时代:“新文学”传统的断裂与“主流文学”的重建》(《南方文坛》2012年第6期)获第二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
2012年3月,专著《新世纪文学脉象》获第十届“华语传媒大奖·年度评论家”提名奖。
2012年11月,论文《网络时代:“新文学”传统的断裂与“主流文学”的重建》(《南方文坛》2012年第6期)获2012年度“优秀论文”奖。
2011年11月,论文《面对网络文学:学院派的态度和方法》(《南方文坛》2011年第6期)获《南方文坛》2011年度论文奖。
2011年7月,论文《精英写作的悖论与特权》(《文学报·新批评专刊》2011年6月2日创刊号)获《文学报·新批评专刊》首届“优秀论文奖”。
2006年10月,当选“2006年度青年批评家”(第五届中国青年作家批评家论坛推选,《南方文坛》、《人民文学》、苏州文联联合主办)
2006年11月,论文《“宏大叙事”解体后如何进行“宏大的叙事”——近年长篇创作的“史诗化”追求及其困境》(《南方文坛》2006年第6期),获《南方文坛》2006年度优秀论文奖。
2005年12月,博士论文

著述
专著
2016年
《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3月。

2015年
《网络时代的文学引渡》,广西师大出版社,2015年12月。

2011年
《新世纪文学脉象》,安徽教育出版社 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4月。

2005年
《美女文学现象研究——从“70后”到“80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

2003年
《倾斜的文学场——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

合集
《十博士直击中国文坛》,工人出版社2004年10月。收入4篇论文,共6万字。

编著或教材
2016年
《网络文学经典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3月。
《2015中国年度网络文学(男·女频卷)》(邵燕君、庄庸主编),漓江出版社,2016年3月。

2010年
《2009 中国小说·北大年选》(曹文轩、邵燕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

2009年
《2008中国小说·北大年选》(曹文轩、邵燕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2008年
《2007中国小说·北大年选》(曹文轩、邵燕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

2007年
《2006中国小说·北大年选》(曹文轩、邵燕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2006文化中国·年度中国读本系列》(张柠主编,邵燕君副主编),花城出版社,2007年1月。

2006年
《2005文化中国·年度中国读本系列》(张柠主编,邵燕君、王晓渔副主编),花城出版社,2006年1月。负责《2005文学创作和文学期刊》部分撰稿工作。
《北大年选2005年·小说卷》(曹文轩、邵燕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

2005年
《2004年最佳小说选·学府年选系列》(曹文轩、邵燕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


作为栏目主持人、统稿人(部分文字自写)发表文章
《中文自学指导》2004年第3期起开设“文学前沿”专栏,每期刊登《当代最新作品点评,20000字,至今共发表7期,总计14万字,目前连载仍在继续。自写约14000字。其中,2004年第5期的点评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4年第11期全文转载。摘要刊登于《新京报》2004年5月22日,2000字。2005年第1期点评(《中文自学指导》2005年第3期刊登),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5年第8期全文转载,共20000字,自写2000字。
《文学报》2004年12月3日起每期开设《期刊前沿》专栏,连载最新小说点评,每篇1500—1600字,至今已连载20篇,共计30,000多字,自写约3000字。目前连载仍在继续。
《文艺理论与批评》自2005年第1期起开设“新作荐评”专栏,每期刊登10000字小说点评,及两篇论文,每期共计2—3万字。至今共发表3期,总计近100000字,自写约10000字。目前连载仍在继续。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自2005年1月起,开设“文学期刊最新小说点评专栏”,逢单月刊登点评文字10000字左右。共6期,总计约50000字,自写约3000字。
《西湖》自2007年1月起,开设“北大点评”专栏,每期刊登点评文字10000字左右。至今共4期,总计约40000字,目前连载仍在继续。

小说
《大约在冬季》,短篇,《广州文艺》2002年第7期。
《红颜》,短篇,《黄河文学》2007年第2期。

近期论文


主要论文与学术随笔
2016年
《2015网络文学:顺势而为与内力所趋》(邵燕君、吉云飞、肖映萱),《文艺报》,2016年2月19日。
《研究网络文学就是研究当代文学》,《文学报》,2016年2月25日。
《再见“美丰仪”与“腐女文化”的逆袭——一场静悄悄发生的性别革命》,《南方文坛》,2016年第2期。
《从乌托邦到异托邦——网络文学“爽文学观”对精英文学观的“他者化”》,《中国现代文学丛刊》,2016年第8期。
《“第九艺术”网络游戏如何讲故事?》(邵燕君等(北京大学网络文学研究论坛)),《花城》,2016年第4期。
《为虚拟现实预先注入鲜活的人文理性》(邵燕君、翟振明等(北京大学网络文学研究论坛)),《花城》,2016年第5期。

2015年
《中国当代青春文化中的犬儒主义》,《天涯》,2015年第1期。
《庄庸 高寒凝:<2014年网络文学:多重博弈下的变局>》,《文艺报》,2015年2月4日。
《“博士妈妈”读“纯棉母亲”》,《文汇报》,2015年2月20日。
《媒介革命视野下的网络文学》,《名作欣赏》,2015年第2期。
《在“宝玉已死”的时代申诉林黛玉的“任情权”——读文珍小说集<我们在美术馆里谈恋爱>》
《猫腻:以“爽文”写“情怀”——专访著名网络作家猫腻》,《南方文坛》,2015年第5期。
《网络时代的文学引渡》,《名作欣赏》,2015年第6期。
《“媒介融合”时代的“孵化器”——多重博弈下中国网络文学的新位置和新使命》,《当代作家评论》,;2015年第6期。
《文学网站生产机制与粉丝文化考察》,《华语网络文学研究》创刊号,浙江省作家协会,2015年8月20日。
《网络时代:如何引渡文学传统? 》,《理论与争鸣》,2015年第8期。
《网络文学:“有爱”通过“有钱”的方式表达》,《羊城晚报》,2015年9月27日。
《<风铃>:水乡童年的另一重面向》,《中华读书报》,2015年12月8日。

2014年
《媒介新变与“网络性”》,《人民日报》2014年4月。
《邵燕君:“妖娆”未必“暗地”——评暗地妖娆之<茧镇奇案>》,《浙江作家》,2014年5月。
《出走与回望:一代人的精神成长史——评徐则臣长篇力作<耶路撒冷>》,《文汇报》,2014年6月28日。
《媒介革命下,“文学性”需要重新定义?》,《文化艺术报》,2014年7月17日。
《跳出印刷文明,重新思考“文学性”》,《长江文艺》,2014年8月。
《类型经典与文学经典》,《文汇报》,2014年9月15日。
《网络时代中国“主流文学”的重建》,《艺术评论》,2014年11月。
《二次元审美背后:一场呼啸而来的媒介革命》,《文汇报》。2014年11月21日。

2013年
《网络文学的“网络性”》,《作品》特稿,2013年第9期。
《“小时代”与金钱奴隶制》,《文汇报·文汇笔会》,2013年9月12日。
《网络文学对当代文学研究者的意义》,《芒种》,2013年9月。
《网络文学是作者与读者的共同作品》,《中国艺术报》,2013年12月8日。

2012年
《网络时代,精英何为?》,《探索与争鸣》,2012年5月15日。
《网络文学:如何定位与研究》,人民日报,2012年7月17日。
《在“异托邦”里建构“个人另类选择”的幻想空间——网络文学意识形态功能之一种》,《文艺研究》,2012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现当代文学卷》2012年第7期全文转载。
《为什么要研究网络文学》,《网络文学评论》,总第2期,广东省作协主办,花城出版社,2012年4月版。6000字。
《不做“网络移民”,便成“文化遗民”?——网络文学的发展态势和精英批评的态度方法》,《悦读》,第27卷,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2年5月。
《网络时代:“新文学”传统的断裂与“主流文学”的重建》,《南方文坛》,2012年第6期。

2011年
《艰难的当代史叙述》(黄发有、邵燕君、何言宏),《上海文学》,2011年第3期。
《倡导“好文学”与直言批评品格》,《文艺报》,2011年2月2日,第2版。
邵《精英写作的悖论和特权——读贾平凹长篇新作<古炉>》,《文学报·新批评专刊》,创刊号,头条。2011年6月2日。
《用方块字深刻地表达自己——李锐访谈》(李锐、邵燕君),《上海文学》,2011年第10期。
《面对网络文学:学院派的态度和方法》,《南方文坛》,2011年第6期。

2010年
《危机与突围——2009年小说综述》,《南方文坛》,2010年第2期。
《我们的论坛——北大评刊论坛成立六周年记》,《十月》,2010年第2期。
《画出中原人的灵魂——李佩甫和他的<羊的门>》,《中国作家》,2010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现当代文学卷》,2010年第6期全文转载。
《微型小说的实验文本——滕刚<异乡人>的文学实验意义》,《文学报》,2010年2月4日。

2009年
《北大评刊》(邵燕君 刘纯等)(2009年第1期),《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圆熟与突破——2008年小说综述》,《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年第1期。
《先锋的后裔,孤独的行者——评李浩和他的小说》,《文学界》,2009年第10期。
《我是一个愤怒的作家,我写的是苦难文学——杨显惠和他的“命运三部曲”》,《悦读》第11卷,褚钰泉主编,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9年3月。
《从现实主义文学到“新左翼”文学——由曹征路<问苍茫>看“底层文学”的发展和困境》,《南方文坛》,2009年第2期。
《“纯文学”的方法与史诗叙事的困境——以阿来<空山>为例》,《文艺争鸣》,2009年第2期。
《传统作家体制的危机和新体制的兴起》,《中华读书报》,2009年9月30日。
《在新格局下新文学机制的生成》,《文艺报》,2009年9月15日2版,“当前文学发展状况论坛之九”。
《以和为贵,主旋律重居主导——小议茅盾文学奖评奖原则的演变》,《名作欣赏》,2009年第2期,“茅盾文学奖八人谈”。
《传统文学体制的危机与新机制的生成》,《文艺争鸣》,2009年第12期。《人大复印资料·现当代文学卷》2010年第4期全文转载。
《文学,作为一种证言——杨显惠访谈录》(杨显惠、邵燕君),《上海文学》,2009年第12期。

2008年
《没有大师的时代?——对近三十年中国文学的反思》(黄发有、何言宏、邵燕君),《上海文学》,2008年第1期。
《乡土/底层、代言/立言、生活流/戏剧性——有关贾平凹新作<高兴>的讨论》(邵燕君),《海南师院学报》,2008年第1期。
《没有大师的时代?——对近三十年中国文学的反思》(黄发有、何言宏、邵燕君),《上海文学》,2008年第1期。
《2007年的文学期刊和文学创作》,张宁主编《2007文化中国》,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
《赤字佛心钱理群》,钱理群著《我的精神自传——以北京大学为背景》导读,台湾台北,台湾社会研究杂志社,2008年8月出版。
《传奇——评曹征路短篇小说》,《红豆》,2008年第1期。
《整体困顿 墙角开花——2007年小说综评》,《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年第1期。
《当乡土进入底层——从贾平凹<高兴>谈底层》,《上海文学》,2008年第2期。
《八十年代的“红楼梦”》,《羊城晚报》2008年3月21日B4,新锐批评家邵燕君专辑。本专辑还收入两篇评述文章:李建军《学者型批评家何和批评家型学者》、徐春萍:《邵燕君的春暖花开》。
《革命与母亲——评王蒙<季节系列>》,《王蒙·革命·文学——王蒙文艺思想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3月,温奉桥主编。
《怀念八十年代的北大》,《精神的魅力2008》,赵为民、郭俊玲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
《“智性写作”与“游戏精神”——晓航小说论》,《当代文坛》,2008年第4期。
《打工文学要不要进入主流?》《悦读》第8卷,褚钰泉主编,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8年8月。
Shao Yanjun, ‘Pretty Women’s Writing’----WeiHui,Mianmian, Chunshu, Wasafiri(the Magazine of Contemporary Wrting), Vol.23,No.3 September 2008, PP.13-18, the Open University in London, Taylor &Francis Group. ISSN 0269-0055 Print/ISSN 1747-1508
《荒诞还是荒唐,渎圣还是亵渎?——由阎连科<风雅颂>批评某种不良的写作倾向》,《文艺争鸣》,2008年第10期,头条。《人大复印资料·现当代文学》2009年第1期全文转载,收入《2007-2008中国文学评论双年选》,花城出版社,2009年1月。
《“陌生人”:“局外人”与“出局人”之间——评吴玄长篇小说<陌生人>》,《文艺报》,2008年11月20日第7版。

2007年
《2006:从期刊看小说》,《山花》,2007年第1期。
《2006年中国文学期刊综述》(邵燕君等),《西湖》,2007年第1期。
《当代最新小说点评》(邵燕君等),《西湖》2007年第2期。
《先锋余华的“顺势之作”——由<兄弟>反思“纯文学”的“先天不足”》,《当代文坛》,2007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现当代文学》2007年第5期全文转载。
《曹乃谦:“中国最一流的作家”?——关于曹乃谦作品价值和定位的讨论》(邵燕君等),《海南师院学报》,2007年第4期。
《以真实的血肉铭刻历史灾难——评杨显惠<定西孤儿院纪事>》,《文学报》,2007年5月3日。
《以真切体验击穿成长之痛——评笛安的创作》,《南方文坛》,2007年第4期。
《畅销文学大家与读者文学史——由毛姆说起》,《黄河文学》,2007年第7期。
《独具特色,却难称一流——论曹乃谦小说创作》,《文学报》,2007年8月2日。
《徐步向前——徐则臣小说简论》,《当代文坛》,2007年第6期。

2006年
《中国当代文学期刊扫描》(邵燕君等),《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年第1期。
《当代最新作品点评》(邵燕君等),《中文自学指导》,2006年第1期。
《贴着地面行走——<定西孤儿院>的特色及其新世纪文学的现实主义问题》,《文艺争鸣》,2006年第2期。
《直言<生死疲劳>》(邵燕君、师力斌等),《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底层如何文学》,《小说选刊》,2006年第3期。
《南方有嘉木》,《文艺报》,2006年6月15日。
《放弃难度的写作——以莫言<生死疲劳>为例》(“争鸣台”专栏之一),《文学报》,2006年7月6日。
《放弃自我的写作——以余华<兄弟>为例》(“争鸣台”专栏之二),《文学报》,2006年7月13日。
《放弃复杂的写作——以严歌苓<第九个寡妇>为例》(“争鸣台”专栏之三),《文学报》,2006年7月20日。
《放弃耐心的写作——以罗伟章近作为例》(“争鸣台”专栏之四),《文学报》,2006年7月27日。
《“写什么”和“怎么写”?——谈“底层文学”的困境兼及对“纯文学”的反思》,《扬子江评论》,2006年10月,创刊号,头条。
《“宏大叙事”解体后如何进行“宏大的叙事”——近年长篇创作的“史诗化”追求及其困境》,《南方文坛》,2006年第6期。收入《2006文学评论·21世纪年度文学评论选》,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新华文摘》2007年第6期摘要转载。

2005年
《2004:从期刊看小说》(一至三),《文学报》2005年2月3日、17日、24日连载。
《由“玉女忧伤”到“生冷怪酷”——从张悦然的“发展”看文坛对“80后”的“引导”》,《南方文坛》,2005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5年第8期全文转载。陆续收入4种年选本:《2005文学评论·21世纪年度文学评论选》,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北大年选·2005批评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版;《中国文学理论批评文选2005年卷》,中国作家协会理论批评委员会编,作家出版社2006年11月版;《中国文学评论双年选2005-2006年》,花城出版社2007年11月版。
《晓航:智性写作与游戏精神》,《文学报》,2005年9月1日。收入《2005中国文坛纪事·专家年选》,白烨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1月。
《赤子佛心钱理群》,《粤海风》,2005年第6期。
《千万别搅成一锅烂粥——我们如何看待“直言批评”》,《文学自由谈》,2005年第6期。
《2005:从期刊看小说》,《南方文坛》,2006年第1期。

2004年
《新保守主义的集体无意识——解读〈走向共和〉》,《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年第3期。
《茅盾文学奖:风向何方吹?》,《粤海风》,2004年第2期,头条。《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4年第6期全文转载。
《一本书在默默流行》,《新京报》,2004年5月1日。
《看上海文学头两期》,《上海文学》,2004年第7期。
《〈上海文学〉2004年第3—8期点评摘编》,《上海文学》,2004年第12期。
《与大地上的苦难擦肩而过——从阎连科〈受活〉看中国当代乡土小说现实主义传统的失落》,《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年第6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4期转载。
《当代文学最新作品点评》第一期(邵燕君等),《中文自学指导》2004年第3期。栏目主持人,统稿人,自写3000字。摘要刊登于《新京报》2004年5月22日。
《当代文学最新作品点评》第二期(邵燕君等),《中文自学指导》2004年第4期。栏目主持人,统稿人,自写3000字。摘要刊登于《新京报》2004年5月29日。
《当代文学最新作品点评》第三期(邵燕君等),《中文自学指导》,2004年第5期。栏目主持人,统稿人,自写3000字。《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4年第11期全文转载。
《当代文学最新作品点评》第四期(邵燕君等),《中文自学指导》2004年第6期。栏目主持人,统稿人,自写3000字。

2003年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现实主义长销书模式分析》,《小说评论》,2003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4年第6期全文转载。收入《2003文学评论·21世纪年度文学评论选》,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7月版。
《从“布老虎”到“红月亮”——中国畅销书生产机制的建立》,《今天》,2003年春季号。
《大师的〈大家〉,还是大众的‘大家’?——从“〈大家〉红河奖”的评选看‘民间奖’的市场化倾向》,原发《文艺争鸣》,2003年第5期。收入《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3年第11期。《阳光与玫瑰花的敌人——2003文学批评精选》,21世纪中国年度文学精华丛书,时代文艺出版社2004年3月版。
《作家学者独辟蹊径——评〈二十世纪末文学现象研究〉》,《现代中国》丛刊第3辑,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10月。
《残酷以酷流行——卫慧复制棉棉现象及青少年亚文学生产》,《视界》杂志第12辑,2003年11月,河北教育出版社。
现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委员会委员、《网络文学评论》(广东省作协主办)特邀副主编。

相关热点

扫码添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