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话题人物,欢迎提交收录!
最优雅的名人百科,欢迎向我们提交收录。
敖其
2023-05-22 15:13
  • 敖其
  • 敖其 - 教授-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学院-个人资料

近期热点

资料介绍

个人简历


敖其,女,蒙古族,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三八”红旗手,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国家精品课程“蒙古民俗”主持人,国家精品公开视频课程“蒙古族民俗”主持人,国家教学团队“蒙古民俗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带头人,内蒙古师范大学民俗学,民族学学科带头人。
1973—1978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上都河下乡知识青年,民办教师,1977年冬,恢复全国高考制度后,1978年春考入内蒙古师范学院(今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1982年春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留校任教。1985年考入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硕士学位研究生,师从著名民俗学学家哈·丹碧扎拉桑教授,1988年以《察哈尔格什罗桑楚勒图木文学作品初探》为题撰写毕业论文,获文学硕士学位。1997—1999年在蒙古国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院攻读博士研究生,师从蒙古国著名学者,蒙藏文学研究家勒·呼日勒巴特尔教授,以《察哈尔格什罗桑楚勒图木文学作品世俗化倾向》为题撰写毕业论文,获语文学博士学位。1990年被评为讲师,1997年晋升为副教授,2000年晋升为教授,2014年被评为二级教授。
教学情况:
从1982年在高等学校从事教学工作以来,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蒙古古代文学史》、《蒙古族现代文学史》、《蒙古民间文学概论》、《蒙古民俗学与蒙古民俗》、《民俗学史》、《北风民族民俗文化》、《文化社会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的理论与方法》、《社会与社区建设》等多门专业基础课和学位基础课程。主编了全国高等院校统用蒙古文教材《蒙古民间文学导论》(1999年)、《蒙古民间文学概论》(2009年)、《民间文学概论》(2009年,汉文)、《蒙古民俗》(2010年)、《蒙古族民俗知识》(2015年,汉文)等多部教材。参与编写全国高等院校统用蒙古文教材《蒙古民俗学》(1995年)、《蒙古族文学史》(1995年)等。其主持的《蒙古民俗》课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精品课程(2007年)和国家级精品课程(2008年),国家级公开视频课程(2010年),她所带领的“蒙古民俗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2009年)。《蒙古民间文学》课程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精品课程(2008年)和内蒙古自治区优质精品课程(2009年)。1998年被评为硕士研究生导师,2009年被评为博士研究生导师以来,先后在民俗学,民族学,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招收培养了130余名研究生。
科研项目:
2004年以来,共主持或完成科研项目19项。其中,国家级项目及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特别委托项目子课题7项,省部级项目6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参与各级各类项目多项。自1996年以来,独著、合著、主编学术著作共30余部。其中,代表性著作:《察哈尔格什罗桑楚勒图木研究》(1996年,蒙古文)、《中国民俗知识—内蒙古民俗》(2008年,汉文)《蒙古族传统物质文化保护利用研究》(2014年,蒙古文)、《哈·丹碧扎拉桑研究》(2016年)、《蒙古族传统物质文化》(2017年,汉文)、《蒙古族礼仪诵词·婚礼词》(2017年,蒙古文)、《蒙古族礼仪诵词·祭祀词》(2017年,蒙古文)、《蒙古族民俗文化·饮食民俗》(2017年,蒙古文)、《蒙古族民俗文化服饰民俗》(2017年,蒙古文)、《蒙古族民俗文化·人生礼仪》(2017年,蒙古文)等。上述成果中,《蒙古族礼仪诵词》是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实施的《内蒙古文化艺术长廊建设设计划》项目之一,由敖其主持《蒙古族礼仪诵词》项目,并担任总主编完成了三部书的编撰任务。另外,由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组织实施的《蒙古族历史文化经典文库民俗系列》项目中,担任总主编,编撰出版了《巴林民俗》、《科尔沁民俗》、《察哈尔民俗》、《青海和硕特民俗》、《额济纳土尔扈特民俗》、《克什克腾旗民俗》、《阿拉善和硕特民俗》、《新疆察哈尔民俗》等20部系列丛书。
科研成果:
从1987年至今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用蒙、汉、吉里尔文字发表了《蒙古族古代箴言中曾性喻的审美》、《察哈尔格什罗氏民俗诗文初探》、《察哈尔格什罗氏文学创作的独特性》、《论蒙古民间文学祭祀诗文》、《蒙古族民间游戏—“沙哈”之探讨》、《蒙古祝赞词中的民俗传承》、《<蒙古秘史>中食“孛格珠儿”之习俗》、《蒙汉民间文学体载的比较研究》、《社会转型时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思考》、《内蒙古蒙古族服装文化区域分类》、《实践:科学拓展与交叉根基》、《蒙古婚礼祝颂词的文化内涵与特征》等80余篇论文。她的研究领域涉猎蒙古民间文学,民俗学,蒙古族宗教文人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广泛的范围,并注重田野调查,在搜集大量第一手资料基础上,进行认真研究,提出了自己独到见解。如:对内蒙古蒙古族28个部族服饰的研究中,对蒙古族居住的各个部族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走访民间艺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虚心向他们学习,在总结归纳的基础上,提出了内蒙古蒙古族服饰文化六个不同区域的划分的观点,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对蒙古族服饰文化研究的深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科研获奖:
《蒙古民俗》系列课程建设与教学研究获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年)、《蒙古民俗》获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一等奖(2012年)、《蒙古民间文学导论》获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二等奖(2008年)、《蒙古族物质文化》获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二等奖(2018年)、获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9年)、《蒙古族民俗文化》系列丛书获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二等奖(2018年)、《蒙古族传统物质文化》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2019年)等。
多次在国内外举行的国际蒙古学会议、游牧文化国际会议、亚细亚民俗会议等研讨会议上做学术报告,受到学者们的高度评价。根据其学术成就,蒙古国科学院2015年授予最高科研奖“忽必烈汗”金质奖章。
从1982年开始,在为教学和科研工作不懈努力的同时,为学科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作为内蒙古师范大学民俗学专业硕士点(1998年)、社会学专业硕士点(2002年)、人类学专业硕士点(2005年)建设的专业带头人或方向带头人中充分发挥其才能、无私奉献,并在2003年(2006年),创立了内蒙古师范大学社会学民俗学学院(系),任首任院长(主任),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多次被授予优秀班主任、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研究生导师等荣誉称号。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工作中,不仅为内蒙古师范大学的民俗学学科建设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也为蒙古民俗研究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被评为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教学名师(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三八”红旗手(2005年)、二级教授(2014年)等。

研究领域


民俗学,民间文学,民族学""
现任国际蒙古学协会会员、亚细亚蒙古民歌协会副主席、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民俗学会中国少数民俗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蒙古文学学会副会长、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北方研究基地副主任、内蒙古传统祝颂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会会长、内蒙古民俗学会会长、内蒙古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等社会职务的同时,担任蒙古国科学院语言文学学科博士授权委员会处籍委员、国家社会科学评审组专家、中央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兼职教授,海南大学三亚社会发展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华东师范民俗学学科兼职博士生导师等职务。

相关热点

扫码添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