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话题人物,欢迎提交收录!
最优雅的名人录,欢迎向我们提交收录。
吴非
2023-05-11
  • 吴非
  • 吴非 - 博士 教授-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个人资料

近期热点
资料介绍

个人简历


吴非,2001年1月毕业于国立莫斯科大学新闻系社会传播学专业,2005年自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博士后出站。曾经在国立莫斯科大学新闻系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接受硕士研究生教育、博士与博士后研究。目前为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主持201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全球治理中制度性话语权的构建研究—基于中俄传媒交流的实证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6AZD052。为中俄研究最高级别研究项目。
参与郑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常务院长张举玺教授主持国家社科重大攻关课题项目中的子课题,中俄媒体合作与国际舆论话语权构建研究17ZDA289。
参与传媒大学李继东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课题我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建设的理论创新研究 14BXW202。
2006年-2013年承担广东省社科项目,媒体如何防堵颜色革命的入侵,批准号:06L-03,结项证书号:GHYB2013111.
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建设的理论创新研究”,项目批准号:14BXW202
参与201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首批重大招标项目“国际传播发展新趋势与加快构建现代传播体系”,编号:12&ZD017
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基于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的中国国际传播力建设研究”,编号:12JJD860003
曾参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童兵教授主持国家211工程传媒体制创新,参与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研究院院长冯绍雷教授主持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中俄非传统战略安全,2009年和2010年还参与清华大学崔保国教授主持《2009传媒蓝皮书》、《2010年传媒蓝皮书》课题组。
为中国网、中国日报网、人民网、央视网、光明网、环球时报网、新加坡《联合早报》等撰写专栏。现为香港《信报》、《大公报》、广州《时代周报》、《南方周末》。香港凤凰卫视《时事辩论会》、《环球人物》、《一虎一席谈》、《财经正前方》、《今日看世界》。

2012年国际关系学会(ISA)圣地亚哥会议主持学会分会,并获得学会优秀论文奖。
2018年参加俄罗斯金砖国家精英论坛
2018年参加中韩公共外交论坛。
2019年参加美国国际关系学会年会。
2010年-2014年间曾在深圳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台湾大学、政治大学、元智大学、淡江大学、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玄奘大学、南华大学、至理技术学院、亚东技术学院等多次做相关研究的学术报告。
2016年建言献策
1、2015-2018年,每一年荣获致公党广东省委、致公党中央委员会、统战部建言献策优秀个人。
2、防止美俄新冷战走向真冷战,2016年10月,致公党中央采纳。
2016年学术活动:
1、2016年9月接受英文《中国日报》专访,就一带一路问题解释未来俄罗斯的国家发展方向。
2、2016年9月底参加美国国际关系与战略中心(CSIS)举办的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状况的内部闭门会议,之后参加美国财经智库卡托(CATO)举办的内部关于美国选举后财经制度的走向。
3、2016年10月参加凤凰卫视高收视率《一虎一席谈》节目,探讨菲律宾杜特尔特访问中国与日本的问题。
4、10月底参加中俄网络媒体论坛暨中俄新媒体青年领袖峰会,在会议中
5、11月1号参加广州统战部举办的《统一战线与中国智库发展》理论研讨会,在会议中发表《软实力、智库与传媒外交走向》专文,在会议上进行主题报告。
6、10月以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的身份参加察哈尔学会温州年会,在会议中达成“公共外交温州共识”。
7、9月在中联部杂志《当代世界》杂志中发表:俄美关系——谨防“新冷战”变真冷战。
8、在《传媒探索》杂志中发表:国际变局中的公共外交与媒体调和
9、在以十几种语言发行的《北京周报》中发表:中俄关系发展需要新的框架与依托
10、在澎湃新媒体问吧中开设:关于国际地缘政治中的俄罗斯因素,专题。
11、香港《超讯》杂志中发表:俄美博弈中国不可隔岸观火
12、香港《超讯》杂志中发表:美国智库重塑中美关系
13、参加外交部公共外交协会在三亚举办的:“一带一路•生态文明”为主题的2016三亚公共外交论坛。
14、公共外交“北京论坛”(2016)暨首届公共外交学术共同体会议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吴非教授做:俄罗斯公共外交的“三支箭”的主题发言。
15、在凤凰网发表十余篇专文,在中国日报网发表七篇专文。
2015年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
1、“2015察哈尔-议政府公共外交与和平论坛”,韩国首尔,2015年5月
2、IAICS美国跨文化学会年会,香港理工大学,2015年7月
3、上合组织成员国领先媒体的领导论坛:建立上合组织一个共同的信息空间,莫斯科,2015年7月28日
5、金砖国家共同信息空间论坛,莫斯科,2015年10月
6、中美青年学者高峰论坛,卡特中心,美国亚特兰大,2015年10月
7、南京和平论坛,南京大学,2015年9月
8、“察哈尔和平对话2015:东亚和平回顾与展望”,察哈尔学会,2015年8月
9、欧美同学会建言献策内部会议,广州,2015年9月
10、第二届公共外交地校论坛,广西民大东盟学院,2015年7月
专著部分:
英文合著:
Russia in transition – regional integration, media censorship and Culture institutes,英国: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 2013(英国剑桥学术出版社)
中文著作:
1、《俄罗斯公共外交发展趋势》,台湾秀威出版社,2016年
2、《颜色革命》, 台湾秀威出版社,2013年12月出版
3、《国际传播与国际政治─传媒时代的外交新局》,台湾秀威出版社,2013年9月出版
4、《国际冲突与国家安全战略-国际传播角度》,台湾秀威出版社,2010年12月
5、《媒体与全球在地化》,台湾秀威出版社,2010年
6、《台湾传媒乱象》,台湾秀威出版社,2009年
7、《全球化下的俄中传媒在地化变局》,台湾秀威出版社,2008
8、《全球传播与国际焦点》,台湾秀威出版社,2009年
9、《国际传媒英语》,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
10、《俄罗斯新闻体制革新》,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年6月
11、《转型中的俄罗斯传媒》,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4月
12、《透视苏俄传媒变局》,台湾秀威出版社,2005年3月
13、《苏俄新闻史论》,台湾秀威出版社,2005年6月
14、《媒介经济学》,译著,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
15、《反恐年代中的国际新闻与危机传播》,台湾秀威出版社,2006年2月,20万字。
16、《政治传播与新闻体制》,台湾秀威出版社,2006年2月,20万字。
17、《倾听商界领袖的声音》,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年1月,25万字。
18、主编《中国新闻理论传播》,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400万字。
2015年发表的部分评论文章:
1、中英软实力交流成为避免利益冲突的典范,光明网-理论频道,2015-10-23
2、中英软实力交流成为避免利益冲突的典范,中国日报网,10月24日
3、美国智库的独立性、趋利性对一带一路的影响,光明网,2015-05-07
4、新媒体能助蔡英文圆“领导梦”?,中国网,2015-07-13
5、美俄空袭叙利亚之决策思维大不同,中国日报网,10月26日
6、上合峰会要为国家间合作搬走更多“石头”,中国网,2015-07-09
7、“今日俄罗斯”展示出传媒外交新的发展方向,中国网,2015-08-13
8、台湾发展面临边缘化困境,中国网,2015-06-16
9、中美需要扩大战略机遇期的契机,中国网,2015-06-04
10、忠诚的媒体人与忠实的读者群,中国网,2015-05-21
11、俄罗斯与中国为荣誉和国际秩序阅兵,中国网,2015年09月08日
12、软实力的体现在于赢得其他国家的尊重,中国网,2015年08月07日
13、“一带一路”上的印度智库决策机制与传媒发展方向,中国日报中文网,2015年07月15日
14、Parade effectively demonstrates China's status to the world,CCTV网,202015年09月07日
15、Coordination of Belt and Road strategy and US rebalancing policy,CCTV网,Panview,2015年06月29日
最近发表的文章:
http://www.france24.com/en/20151105-calming-troubled-waters-asian-division-sea-islands-us-military-patrol-part-two
http://www.chinadaily.com.cn/opinion/2015-09/03/content_21785263.htm
http://paper.people.com.cn/gjjrb/html/2015-11/30/content_1636966.htm
http://news.takungpao.com/world/exclusive/2015-11/3244540.html
http://www.charhar.org.cn/newsinfo.aspx?newsid=10149
http://www.charhar.org.cn/newsinfo.aspx?newsid=7537
http://www.charhar.org.cn/newsinfo.aspx?newsid=6402
http://www.charhar.org.cn/newsinfo.aspx?newsid=7107
http://www.zhgpl.com/crn-webapp/mag/docDetail.jsp?coluid=0&docid=102793684&page=1
http://www.charhar.org.cn/newsinfo.aspx?newsid=8963
http://www.m4.cn/opinion/2014-05/1233064.shtml
http://www.80sd.org/pl/2014/05/29/53639.html
http://bbs.tiexue.net/post2_5740060_1.html
2013年视频:
凤凰卫视:环球人物:崔龙海
http://v.ifeng.com/news/world/201306/b933f8d1-e4f7-4f17-afdb-48fa025b2e35.shtml
凤凰卫视:环球人物:欧巴马与*会面
http://v.ifeng.com/news/world/201306/ce92f724-51a6-4d1a-8aa8-faba056a58db.shtml
香港亚洲电视台:把酒当歌第542集《*新外交格局成形》
www.youtube.com/watch?v=IpU_1aJDXHY

研究领域


""

近期论文


学术文章:
1、石原慎太郎式思维与美国右翼智库和媒体之间的三角互动关系,美国跨文化学刊,
2、俄罗斯的公共外交与文化软实力战略,人民日报下属《学术前沿》
3、扑朔迷离的乌克兰国家未来发展方向,人民日报下属《学术前沿》
4、扑朔迷离的乌克兰国家未来发展方向,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国际政治
5、俄美关系—谨防“新冷战”变真冷战,中联部直属《当代世界》杂志2016年9月号
6、中俄关系发展需要新的框架与依托,北京周报,2016年7月号
7、中评深度专访:吴非解读中俄利益,中评社头条,2016年6月
8、国际新闻传播的深入与拓展,卷首语,青年记者
9、电影的国际社交圈——中国电影需国际化新视角,中国电影市场
10、中国纸媒与美国思想库的互动特征及其启示—以布鲁金斯学会为例,公共外交季刊
11、书店商业模式再造带来的启示意义,编辑之友
12、台湾电影发展路径分析——基于复苏态势下台湾电影的驱动因素考量,中国电影市场
13、美俄的“乌克兰舆论战”,南方周末
14、俄罗斯首次经济特赦转轨期企业家的罪·罚·赦,南方周末
15、中美俄希望重塑APEC——各有所图,新加坡:联合早报
16、中俄形成利益同盟关系与公共外交走向,新加坡:联合早报
17、乌克兰成为西方与俄罗斯的鸡肋,新加坡:联合早报
18、波罗申科胜选,才避免美俄撕破脸,人民日报下属:国际金融报
19、强势”普京对中国更有利,人民日报下属:国际金融报
20、展现地缘优势或成普京亚洲政策重点,香港:大公报
21、“不入世,我们的经济就不会现代化,南方周末
22、《今日俄罗斯》的理想媒体实践,对外传播
23、中俄合作将能决定APEC走向,南方日报
24、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utin’s Media Reforms and His Ideological Tendency,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ies XVI: 1 2007,USA.
25、Media democratization should not be the responsible agent for the Disaggregation of USSR,China Media Research, 3(1), 2007,USA.
26、俄罗斯媒体国有公共服务体制中的国家性与政党性(《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2005年第5期)
27、苏俄美信息开放与媒介化社会发展的问题,《中国传媒报告》,2008年5月
28、俄罗斯公民社会建设与媒介管理,香港《中国传媒报告》,2007年1月,
29、英国广播公司的尴尬角色,香港《中国传媒报告》,2004年4月。
30、政府与媒体不应对立,6/1999,莫斯科大学《对谈》专刊
31、俄罗斯媒体与政府角色,《二十一世纪》香港中文大学,2003年6月号《二十一世纪》网络版 二○○六年四月号 
32、苏俄意识形态变迁的统一性和变异性,《二十一世纪》香港中文大学,2006年4月
33、俄罗斯广电公共服务制的形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年5月
34、反恐时代美俄国家安全与媒体角色,《当代传播》,2007年第2期
35、俄国媒体运营体制转型的轨迹,《现代中国研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2004年第2期
36、论市场经济中俄罗斯电视传媒的多元化发展,《暨南学报》2005年第五期
37、独联体国家传媒在“颜色革命”中的分裂,《新闻记者》,2006年5月
38、美国政府与记者对消息来源保密权利之争-以“深喉”及“特工门”事件为例,《新闻记者》2005年8月号
39、中国跨国企业并购案与国际传播技巧,《新闻记者》2005年6月号
40、俄罗斯媒体资本运作与政府角色,《新闻记者》2004年11月号
41、俄罗斯传媒背后的金融工业集团,《新闻记者》2003年11月号
42、反恐时代媒体在美俄国家安全上的角色,台湾文化研究月报,2007年1月
43、延安农村的媒体使用情况及媒体社会功能实证研究,《新闻知识》,2006年第2期
44、俄罗斯国家电视台的转轨方向,《新闻知识》,2005年第9期
45、美国媒体社会化报导的失衡,《新闻知识》,2005年第4期
46、上海东方卫视在数字化变革中的品牌战略与竞争力(《新闻知识》,2005年第5期)
47、美国广电市场竞争与产业管理(《新闻知识》,2005年第7期)
48、俄罗斯传媒在市场经济中的多元化发展(《厦门大学学报》,2003年)
发表的部分专栏文章:
2005年,苏联解体与媒体转型,《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
2006年,大公报:美俄决战2007
2008年,大公报:非政府组织全球化中受益
2008年,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吴非西方媒体在“奥运政治化报道”中的“颜色革命”报道惯性思维
2008年,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国际NGO的两张面孔:天使与魔鬼?
2008年,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国际NGO在华“重获新生”
2008年,新闻记者杂志独联体国家传媒在“颜色革命”中的分裂
2009年,大公报:伊朗深藏颜色革命可能
2009年,大公报:美国地缘政治扩张将暂停几年
2009年,大公报:吉国管理混乱对外贪婪
2009年,大公报:俄总统赢得国内吹捧折射外部压力
2009年,中新社:中国新闻网,俄罗斯可能武力扩张地缘政治
2009年,大公报:大公报:美国地缘政治脆弱奥巴马权力会弱化_
2010年,大公报:俄美角力影响独联体
2010年,大公报:美国传媒大亨扭曲媒体价值
2011年,《新闻爱好者》杂志互联网条件下的美国意识形态外交
2009年,大公报:俄罗斯外交战略转危为安
2014年,人民日报下属《国际金融报》中俄形成利益同盟关系与公共外交走向
2014年东方早报,这是场普京与华尔街的战争
2014年,联合早报,中俄形成利益同盟关系与公共外交走向
2014年,中国网,普京转向亚太重点在于曲线回归欧洲:犹如彼得大帝迁都.
2014年,《人民论坛·学术前沿》克里米亚危机的国际舆情分析报告
美国纽约英文《传播与公共外交》杂志主编(Communication and public diplomacy (Online) ISSN 2578-4277 Communication and public diplomacy (Print) ISSN 2578-4269.)(该杂志创刊于2018年10月,编委共七十多位,来自于中国、美国、俄罗斯、欧盟、印度等国家,其中还包括曾经服务于美国国务院、国会、五角大楼、北约及俄罗斯总统府的学者)、公共外交智库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中国与全球化智库高级研究员、美国东西方中心(EWC)校友、访问学者,并且为美国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e)、国际关系与战略中心(CSIS)访问学者。美国外交系统两百七十年年名校乔治城大学外交学院和乔治・华盛顿大学政治系访问学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英语频道顾问,2016年中俄传媒国家年顾问,2016年10月《中国日报》与俄新社共同主办中俄网络国家年广州会议的总顾问,为中俄国家年通过的传媒《天河宣言》的总撰稿。现还是香港凤凰卫视、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CGTN)、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法国24英语频道评论员。
2013年加入传媒大学胡正荣教授传媒蓝皮书课题组,另外还在俄罗斯研究课题组中担任俄罗斯传媒研究子课题主持人。
2012年加入台湾大学政治系口述历史俄罗斯部分的主持人。
俄罗斯国立莫斯科大学、俄罗斯外交部直属国际关系学院、俄罗斯世界和平基金会、台湾大学政治系、台湾政治大学、台湾元智大学、台湾清云大学客座研究员。同时为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兼职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中国传播学会、国际跨文化传播学会(IAICS)、国际传播学会(IAMCR)、国际关系学会(ISA)、国际传播学会(ICA)会员。
美国传统基金会青年主席级成员。
国际关系学会(ISA)国际人权学会常务理事
美国新闻传播学学刊(Journa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编委。
2011年在国际关系学会(ISA)加拿大蒙特利尔举办的近六**的年会上主持国际传播分会的会议,并任分会小组会议主席。
2012年台湾元智大学主办国际跨文化传播学会(IAICS)负责中国大陆论文的召集人。并获学会贡献奖。
2013年旧金山国际关系学会(ISA)做两场会议的评审。
2014年多伦多国际关系学会(ISA)做分会评审。
2015年纽奥兰国际关系学会(ISA)做分会评审

相关人物

扫码添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