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话题人物,欢迎提交收录!
最优雅的名人百科,欢迎向我们提交收录。
侯文彬
2023-05-09 16:30
  • 侯文彬
  • 侯文彬 - 博士 教授 博导-大连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个人资料

近期热点

资料介绍

个人简历


个人简介
侯文彬,男,1973年生,河北张家口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2003年获吉林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14-2016年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美国密歇根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作访问学者(2010-2011年),悉尼大学航空与机械学院作高级研究学者(2016年)。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973”项目、国家重大专项,汽车企业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近100篇,SCI检索论文5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等。
研究生招生方向(博、硕)
(1)车身结构智能设计及优化技术;
(2)复合材料车身结构一体化设计
(3)3D打印快速工艺方法
(4)基于深度学习的人机协同方法
教育经历
2000.3 - 2003.12
吉林大学 固体力学 博士
1995.9 - 1998.4
沈阳工业学院 机械设计 硕士
1991.9 - 1995.7
沈阳工业学院 机械设计 学士
工作经历
2007.5 - 至今
大连理工大学 副教授
1998.4 - 2007.4
吉林大学 教师
专利
可转换为儿童推车的多功能儿童安全座椅
一种点云模型上的分层切片轮廓构造方法
一种结构胶粘剂断裂能测试试件固化模具及其操作方法
一种磁芯粘接结构压缩剪切加载夹具及其测试方法
一种多胞金属基碳纤维复合薄壁吸能结构及其制备工艺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波纹芯夹层结构汽车防撞梁
著作成果
车身数字化设计技术基础
科研项目
X7R创新课题框架车身特性参数多目标优化项目, 企事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 2018/05/07-2019/01/31, 进行
基于碳纤维复合材料整车轻量化技术研究, 企事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 2016/11/04-2018/01/31, 进行
奧新2+2车型碰撞安全性能分析与优化技术, 企事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 2015/02/05-2015/08/15, 完成
奥新2+2车型结构强度性能分析技术, 企事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 2015/02/05-2015/08/15, 完成
车身装配结构布置优化方法的研究, 主管部门科技项目, 2013/05/01-2015/05/01, 完成
基于概念设计的车身轻量化技术, 省、市、自治区科技项目, 2009/01/01-2011/12/31, 完成
授课信息
车身结构力学与实验 /2019-2020 /春学期 /2.0学分 /2040330069
车身结构力学与实验 /2019-2020 /春学期 /32课时 /2.0学分 /2040330069
车身CAD技术 /2019-2020 /秋学期 /48课时 /3.0学分 /1040340550
车身CAD技术 /2019-2020 /秋学期 /48课时 /3.0学分 /1040340550
车身结构力学与实验 /2018-2019 /春学期 /32课时 /2.0学分 /2040330069
车身CAD技术 /2018-2019 /秋学期 /48课时 /3.0学分 /1040340550
教学成果
2012年 辽宁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科研奖励
校优秀教学成果奖(本科教学)
校优秀教学成果奖(研究生类)
辽宁省教学成果奖
大连理工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
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奖
其他奖励
2009第五批辽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

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1:车身结构概念设计及优化技术
面向车身结构概念设计全过程,融合了人工智能、模板技术和优化方法等方法,开发了“车身结构概念设计智能CAE”软件系统(简称VCD-ICAE),构建了截面库、接头库和模板库,在概念设计阶段可对白车身结构进行快速设计及性能的快速评估和优化;实现了基于可制造性和可装配性的车身结构拓扑优化技术;最新研究成果为多车身的基于平台共享的车身结构优化技术。该技术获得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并应用于多种车型的正向设计。相关论文发表在CMAME、SMO、IJAT等重要国际刊物发表30余篇、获得发明技术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4项。
研究方向2:复合材料车身结构设计及轻量化技术
研究铝合金、碳纤维等多材料复合车身结构设计技术,包括材料选型、铺层设计、整车性能与部件性能分析与优化、以及碰撞安全仿真。构建了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车身以及铆接、胶接等多种连接方式的精细仿真分析流程,实现了多材料车身结构、性能和材料的一体化优化设计方法,完成了整车碰撞安全分析与优化设计,已经为企业完成多项整车结构CAE设计及轻量化方案。相关论文发表在Composite Structure,JAST,JRPC等国际期刊。
研究方向3:车身3D打印技术
结合车身覆盖件和结构件的增材制造(FDM方式,熔融沉积成型),主要研究大尺寸3D打印所涉及快速分层切片、打印区域优化、打印速度控制、扫描路径、工艺参数优化及结构性能设计等关键技术,并开发相应的软件系统,搭建3D打印硬件测试平台。相关论文发表在Robotics and Computer-Integrated Manufacturing,Composite Part B等国际期刊,申请发明专利2项。
研究方向4:基于深度学习的人机协同方法""

近期论文


[1]赵永宏,李永成,陈东,侯文彬.基于改进图分解法的多材料车身结构优化设计方法[J],汽车工程,2020,42(4):560-566
[2]陈东,赵永宏,侯文彬,汪芳胜,李晓龙.基于多模型拓扑优化方法的车身结构概念设计[J],计算机辅助工程,2020,29(1):66-70
[3]盖贇栋,祝雪峰,Jessica Yongjie Zhang,侯文彬,胡平.Explicit isogeometric topology optimization based on moving morphable voids with closed B-spline boundary curves[J],Structural and Multidisciplinary Optimization,2019,61:963-982
[4]许现哲,刘通,王文丽,侯文彬.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车身T型接头静态性能与失效机制[J],复合材料学报,2019,36(10):2227-2234
[5]Ying, Liang,Tianhan Gao,Hai Rong,Xiao Han,Ping Hu,Wenbin Hou.On the thermal forming limit diagram (TFLD) with GTN mesoscopic damage model for AA7075 aluminum[J],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2019,822:675-693
[6]盖贇栋,侯文彬,祝雪峰,胡平.检索矩形结构化网格中裁剪单元的数值算法[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9,31(7):1203-1209
[7]许现哲,刘通,王文丽,侯文彬.碳纤维车身T型接头静态失效机理的研究[A],2018,1
[8]盈亮,高天涵,蒋迪,侯文彬,胡平.7XXX系铝合金HFQ温成形界面换热系数实验研究[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8,28(4):662-669
[9]顾丰,侯文彬,王璟,姚宝珍,高俊杰.基于\
现担任大连理工大学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副部长、辽宁省车辆先进设计制造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成员,2009年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多次担任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中国汽车工业科技奖励评审专家、辽宁省科技奖励评审专家等。

相关热点

扫码添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