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话题人物,欢迎提交收录!
最优雅的名人百科,欢迎向我们提交收录。
朱彦
2023-05-06 08:55
  • 朱彦
  • 朱彦 - 副教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个人资料

近期热点

资料介绍

个人简历


个人简介:
朱彦,女,祖籍浙江嘉兴,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2000~2003年于华东师范大学师从邵敬敏教授攻读“现代汉语语法学”方向并获博士学位,2003-2005年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师从陆俭明、沈阳教授从事博士后研究,2005年留校任教至今。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Key Laboratory of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Peking University), Ministry of Education, CHINA)梯队成员,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校内兼职研究员,《语言学论丛》编辑部委员。在海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十多篇,出版专著一部,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一项。

学术交流
2012年9月1日~2013年8月31日赴比利时鲁汶大学(University of Leuven)语言学系计量词汇学和变异语言学研究所(Quantitative Lexicology and Variational Linguistics)作高级访问学者,导师Dirk Geeraerts教授。
2007.9-2007.12,任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研究助理(Research Associate),参与潘海华教授“事件语义学”项目相关研究工作。
2010.1.1-2010.1-31,任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学系研究助理(Research Associate),参与邓思颖教授“汉语方言有定性比较研究”(B-Q02H)项目相关工作。


专著、论集与研究报告:
《取得义动词语义分析——基于功能与认知视角的动词语义研究》,24万字,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06CYY011),2012年。
《取得动词释义研究》,15万字,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后出站报告,2005年。
《汉语复合词语义构词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获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资助)2004年。

参与编写或编著:
《现代汉语》“文字学”“修辞学”两章,2012-2013年参编(沈阳、郭锐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现代汉语通论〉教学指导》,参编词汇、语用参考答案部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http://www.chiculture.net成语词条编写,2001年,

已刊论文:
1.《意象图式与多义体系的范畴化——现代汉语动词“赶”的多义研究》,《当代语言学》2016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16年第6期全文转载。
2.《意象图式与多义动词“收”的义系——认知词汇语义学视野下的个案研究》,收入《词汇学理论与应用》编委会编《词汇学理论与应用(八)》,商务印书馆2016年。
3.《从语义类推的新类型看其认知本质、动因及其他问题》,《世界汉语教学》2011年第4期。
4.《语义成分、意义的结构及释义语言研究的价值》,《辞书研究》2010年第6期,13-26。收入中国辞书协会语文辞典专业委员会编《语文辞书论集(第7辑)》,崇文书局2011年9月 。
5.《基于意象图式的动词“穿”的多义体系》,《语言科学》2010年第3期,287-300。
6.《创造性类推构词中词语模式的范畴扩展》,《中国语文》2010年第2期,146-161。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10年第9期全文转载。简缩版《从词义到词语模式:创造性类推构词中词语模式的范畴扩展》收入《词汇学理论与应用》编委会编《词汇学理论与应用(五)》,商务印书馆2010年,115-138。
7.《句式与动词的互动关系》,《语言学论丛》(第34辑):175-194,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8.《核心成分、别义成分与动作语素义分析——以“收”为例》,《中国语文》2006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06年第10期全文转载。
9.《关于〈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的释义》,《中文自学指导》2005年第5期。收入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编《〈现代汉语词典〉学术研究会论文集(二)》,商务印书馆2009年,257-275。
10.《复合词语义的曲折性及其与短语的划分》,《世界汉语教学》2005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05年第9期全文转载。
11.《复合词的格关系》,《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5期。
12.《汉语复合词的语义结构分析》,《现代中国语研究》(日本朋友书店发行)2003年第5期。收入新世纪第二届现代汉语语法国际研讨会(2003年4月,广州暨南大学)论文集《汉语语法研究的新拓展(二)》:260-276,邵敬敏、陆镜光主编,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年。
13.《从〈经传释词〉的虚词分类看其系统观和语法观》,《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14.《“是不是VP”问句的肯定性倾向及其类型学意义》(邵敬敏、朱彦),《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03年第1期全文转载。收入第一届肯特岗国际汉语语言学圆桌会议(2001年8月,新加坡国立大学)论文集《汉语研究的类型学视角》:264-285,徐杰主编,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
15.《现代汉语“了”研究述评》,《现代中国语研究》(日本朋友书店发行)2001年第3期。
16.《论表示追加的“还”的语义指向》,《广州华苑》1999年第1期。
17.《汉语以声求义流变浅述》,《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增刊。

学术随笔
1.《网络流行的另类“体”》,《语言文字报》2011年第559期第2版。
2.《语音与修辞之四:音节数》,《语言文字报》2011年第552期第2版。
3.《语音与修辞之三:声调》,《语言文字报》2011年第551期第2版。
4.《语音与修辞之二:押韵》,《语言文字报》2011年第550期第2版。
5.《语音与修辞之一:声与韵》,《语言文字报》2011年第549期第2版。
6.《小心被“雷”》,《语言文字报》2011年第540期第2版。
7.《“野蛮××”不野蛮》,《语言文字报》2011年第535期第2版。
8.《“坛”中“水”词有新义》,《语言文字报》2011年第521期第2版。
9.《断句随“意”》,《语言文字报》2010年第503期第2版。
10.《你是“传说中的××”吗》,《语言文字报》2010年第496期第2版。

担任课程:
北大中文系本科留学生“现代汉语”课程
北大中文系本科留学生“现代汉语词汇”课程
北大中文系本科留学生“汉语修辞学”课程
北大中文系本科留学生“汉语写作”课程
北大中文系研究生“汉语词汇词义研究”课程
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

科研项目:
2016年4月获批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自设项目《原型结构与多义体系的历时演变——认知历时语义学框架下的个案研究》(CCL201601),在研。
2013年10月获批北京大学中文系自主科研项目《基于原型理论的义位体系研究》(2013ZZKY06),在研。
2006年6月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06CYY011),课题名称为《动作动词语义分析》。2012年结项,最终成果名称为《取得义动词语义分析——基于使用与认知的动词语义研究》,专著(24万字)。

获得奖项:
2016年北京大学人文杰出青年学者奖。
2015年北京大学人文杰出青年学者奖。
论文《句式与动词的互动关系》2005年6月于浙江师范大学新世纪第三届现代汉语语法国际研讨会上宣读,获大会授予的语法新秀二等奖。
论文《汉语复合词的语义结构分析》2003年4月于暨南大学新世纪第二届现代汉语语法国际研讨会上宣读,获大会授予的青年优秀论文二等奖。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词汇语义学,包括词义分析、词典释义、语义构词、词义演变及新词新义等领域。"专业领域:
现代汉语词汇语义学,包括词义分析、词典释义、语义构词、词义演变及新词新义等"

近期论文


会议论文:
朱彦《基于多层级原型结构的义位分析:方向和限制》,思想史視域下的中國語言與文學研究學術研討會(台北•台湾大学,2016年11月24日-27日)上宣读。
《动词“赶”义的发展历程——范畴原型的更替和称名的相互作用》在第九屆國際古漢語語法研討會(柏林•洪堡大学,2016年7月29日-30日)上宣读。
《从动词“穿”的义位分析看意象图式与释义元语言》在第十届全国语文辞书学术研讨会(贵阳,2015年8月29日-30日)上作大会报告。
《新词语对词汇研究的启示》在“语言与社会生活”学术研讨会(澳门·澳门理工大学,2014年10月21日-24日)上宣读。
《义位概括受限的多可能性》(朱彦,Dirk Geeraerts)在“词汇学国际学术会议暨第十届全国汉语词汇学学术研讨会”(锦州·渤海大学,2014 年8 月21日-24日)上作大会报告。
《从意象图式看多义体系——现代汉语动词“赶”的多义研究》,在韩国外大中国语学院-北京大学中文系第三届中文论坛(首尔·韩国外国语大学,2014.5.9-5.10)上宣读。
《词群的相因生义——兼议语义类推的结构投射及其他问题》,在“中国语言学发展之路——继承、开拓、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北京大学,2010年8月26日~30日)上宣读。
《动词“赶”的多义体系及共时多义与历时演变的对应关系》,在第八届全国汉语词汇学学术研讨会(苏州·苏州大学,2010年11月18日~21日)上作大会报告。
《语义成分、意义的结构及释义语言研究的价值》,在第七届全国语文辞书学术研讨会(武汉·崇文书局,2009年10月31-11月4日)上宣读。
《基于意象图式的动词“穿”的多义体系》,在第十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CLSW2009,烟台·鲁东大学,2009年7月27日~7月30日)上宣读。
《动词“赶”的多义体系——兼议认知的词义研究的相关问题》,在第十七届国际中国语言学会年会(The 17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hinese Linguistics, IACL17; 巴黎·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Paris, the Ecole des Hautes Etudes en Sciences Sociales;2009年7月1日~4日)上宣读。
《创造性类推构词中词语模式的范畴扩展》,在第七届全国汉语词汇学学术研讨会(保定·河北大学,2008年10月17 ~ 21日)上宣读。
《核心成分、别义成分与动作语素义分析——以“收”为例》,参加第十四届国际中国语言学会年会第十届中国境内语言暨语言学国际研讨会合并扩大会议(2006年5月25-29日,台北),并在会上宣读。
《关于〈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的释义》,参加2005年12月1-3日于北京中国辞书学会辞书编辑出版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
《句式与动词的互动关系》,2005年6月4日于浙江师范大学新世纪第三届现代汉语语法国际研讨会上宣读,论文获大会授予的语法新秀二等奖。
《论元结构与动词语义分析——以“打”为例》,2004年11月08日于北京大学汉语词汇语义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宣读。
《汉语复合词的语义结构分析》,2003年4月于暨南大学新世纪第二届现代汉语语法国际研讨会上宣读。
《复合词语义的曲折性及其与短语的划分》,2004年4月于武汉大学汉语词汇学国际学术讨论会暨第五届全国研讨会上宣读。
《“是不是VP”问句的肯定性倾向及其类型学意义》(邵敬敏、朱彦),在第一届肯特岗国际汉语语言学圆桌会议(2001年8月,新加坡国立大学)上宣读。
学术团体和社会兼职
2009年至今,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Key Laboratory of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Peking University), Ministry of Education, CHINA)梯队成员。
2015年4月始,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校内兼职研究员。
2015年9月始,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期刊《语言学论丛》编辑部委员。

相关热点

扫码添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