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话题人物,欢迎提交收录!
最优雅的名人百科,欢迎向我们提交收录。
张金铣
2023-03-13 11:14
  • 张金铣
  • 张金铣 - 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大学-个人资料

近期热点

资料介绍

个人简介

张金铣,男,1965年2月生。安徽庐江人,历史学博士。1997年入选安徽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1999年入选安徽大学第四批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010年入选第七批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现为安徽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系副主任。 学历学位教育¨1981年9月—1985年7月,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8年9月—1991年7月,中山大学历史系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93年2月—1996年1月,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工作简历¨1985年7月起,安徽六安师范专科学校(皖西学院)政史系教师。¨1996年1月起,安徽大学历史系教师。¨1997年担任副教授,2002年担任教授。¨2000年担任硕士生导师,2003年担任博士生导师。¨2010年6月起,担任历史系副主任。 主要论著 《元代地方行政制度研究》(独著),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年。《中国历代悬案》(合作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中国历代内乱问题》(独著),泰山出版社,2009年。《中国政治通史》(元代卷),第一作者,泰山出版社,2003年。《元典章校注(诏令、圣政、朝纲、台纲、吏部)》,黄山书社,2012年。《合肥通史》(隋唐五代宋元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17年。《史著英华》(合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淮河流域经济开发史》(合著),黄山书社,2001年。《淮河流域历史文化研究》(合著),黄山书社,2001年。《元史辞典》(合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安徽历史名人词典》(合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中国民俗史·宋辽金元卷》(合著),人民出版社,2007年。《安徽通史·隋唐五代卷)》(合著),安徽人民出版社,2011年。 近年主持的科研项目¨《元典章·吏部》校注,全国高校古委会,编号0503。¨《元文类》校点,全国高校古委会,编号1205。¨ 宋元时期徽州进士研究,教育部基地重点项目,编号SK2012A142。¨《合肥通史·隋唐五代宋元卷》,安徽省社科重点项目之子项目,编号AHSKW2011D01。¨ 元代安徽进士研究,安徽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批准号AHSKLW2014D01。¨ 元代路总管府长官通考,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17BZS050。 获奖情况¨2004年,获安徽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二等奖。¨2004年,合著《中国政治通史》(十二卷本)获山东省社科一等奖。¨2005年,合著《中国政治通史》(十二卷本)获中国第十四届图书奖.¨2005年,合著《淮河流域经济开发史》获安徽省社科一等奖。¨2014年,获安徽大学“教书育人”先进工作者称号。 近年主讲课程¨ 本科生:《中国古代史》、《中国通史》、《历史学专业讲座》¨ 硕士生:《中国古代史理论与研究方法》、《宋元史专题》、《校勘学》、《经学概论》、《史料学通论》¨ 博士生:《考据学专题》、《校勘学专题》、《中国古代史专题》、《隋唐宋元文献研究》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史(隋唐五代宋元)、历史文献学(传世文献整理与研究)。

近期论文

《南汉媚川都述略》,《历史大观园》1990年9期。《评高郁对策》,《六安师专学报》1992年4期。《<新五代史>辨误一则》,《中国史研究》1993年4期。《唐末五代广州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概述》,《岭南文史》1993年1期。《本世纪以来南汉史研究评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94年2期。《南汉君主刘岩述评》,《文史知识》1994年第10期。《南汉宦官势力初探》,《广东社会科学》1994年3期。《1993年国内元史研究概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94年10期。《燕京行尚书省的建立及其职权》,《内蒙古社会科学》1995年3期。《封州与南汉刘氏的兴起》,《岭南文史》1996年1期。《南汉历法初考》,《学术研究》1996年10期。《论老子的宇宙观》(译文),《当代海外汉学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蒙古统治中原体制初探》,《蒙古史研究》第五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7年。《蒙古国前四汗时期中原地方官吏职名的若干考释》,《内蒙古社会科学》1998年2期。《考据-归纳-比较:赵翼治史方法考述》,《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2期。《元代地方圆署体制考略》,《江海学刊》1999年4期。《中统、至元前期行省建置考》,《民族史研究》第1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周瑜、鲁肃等人在江东》,《安徽历史事件·政治风云》,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年。《杨行密割据江淮》,《安徽历史事件·政治风云》,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年。《唐末清口之战及其历史地位》,《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1期。《难以诞生的元代法典》,《光明日报》(理论版),2000.3.17《秦王子婴身世蠡测》,《史学集刊》2000年4期。《简析忽必烈的重农政策》,《历史教学》2000年8期。《南汉士人及其政治命运》,《社会科学家》2000年5期。《蒙元时期淮河流域的农业生产》,《中国农史》2000年4期。《<廿二史札记>之札录》,《史学史研究》2001年1期。《怀州元帅王荣史事考》,《西北民族研究》2001年2期。《元代路总管府的建立及其制度》,《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3期(中国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关于蒙古汗廷统治汉地的制度》,《元代文化研究》第一辑,北师大出版社,2002。《新世纪历史文献学的思考》,《史学史研究》2002年4期。《金元之际淮北的交通与边境贸易》,《蚌埠涂山与华夏文明》,黄山书社,2002年。《南汉史料史籍述评》,《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5期。《元代档案的管理与利用》,《浙江师大学报》2003年4期。《汉人世侯的兴起及其同蒙古汗廷的关系》,《民族史研究》第5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元代淮河流域农业与屯田》,《学术界》2004年。《南汉政权的建立及其政治设施》,《合肥学院学报》2004年1期。《赵翼论新、旧五代史的文献价值与史学价值》,《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2期。《芍陂与邗沟》,《安徽日报》2004年1月23日。《<至顺镇江志>标点举正》,《中国地方志》2004年第9期。《圆署体制与元代地方吏治》,《安大史学》第一辑,2004年。《杨行密军事思想初探》(第2作者),《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1期。《王文统与元初政治》,《安大史学》第二辑,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年。《元泰定帝生年及其他》,《元史论丛》第十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窝阔台“画境”十道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年3期。《元两都之战及其历史地位》,《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5期。《老子思想散论》,《管子研究》2006年第6期。《元代济州河的兴建及其作用》,《淮河文化新探》第二辑,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庐州与杨吴政权》,《合肥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钱大昕在新旧<唐书>研究上的成就》,《典籍与文化研究》第一辑,2007年。《赵翼论新旧<唐书>的文献价值和史学价值》,《安大史学》第三辑,2007年。《第四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评述》(第1作者),《安徽史学》2008年2期。《元诗人陈泰出身补正》,《中国典籍与文化》2008年3期。《徐温与杨吴政权》,《淮河文化纵论》,合肥工大出版社,2008年。《周瑜与东吴政权》,《巢湖日报》(学术版),2008年9月28日。《王溥生平履历考》(第2作者),《淮南师院学报》2009年5期。《北宋土地开发原因探微》(第2作者),《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6期。《岳珂所交作家考》(第2作者),《内江师院学报》2010年7期。《<元典章>研究综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0年4期。《榆园军败因新探》(第2作者),《淮北煤炭师院学报》2010年5期。《元代淮河流域商业的发展》,《皖北崛起与淮河文化》,合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后晋“岁输”浅析》,《史学月刊》2011年1期。《近二十年来南汉史研究概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11年2期。《蒙元时期的灾荒与荒政》(第2作者),《理论学刊》2011年4期。《凤翔之战与唐末政治嬗变》,《安徽大学学报》2011年5期。《论唐末宣武集团的兴衰》,《淮河文化与皖北振兴》,合肥工大出版社,2012年。《<元史>辨疑二则》,《中国史研究》2013年3期。《北宋歙县俞氏进士研究》(第2作者),《合肥学院学报》2013年3期。《淮军建设的审视》(第2作者)《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13年6期。《北洋海军建设的反思》(第2作者),《皖西学院学报》2014年1期。《元高邮之战及其历史地位》,《元史论丛》第十辑,2014年1月。《论社会阶层对秦末政治进程的影响》(第2作者),《江淮论坛》2014年3期。《唐与回鹘和亲原因解析》(第2作者),《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4年2期。《<元史>校勘五例》,《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26辑,2014年。《关于楚汉之争几个问题的新思考》(第2作者),《安徽史学》2014年4期。《试论南宋时期庐州的战略地位》(第2作者),《佳木斯大学学报》2014年4期。《元代屯田研究评述》,《古今农业》2014年3期。《后突厥默啜时期与唐和亲述论》(第2作者),《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14年4期《宋代黟县汪勃家族科举仕宦考论》(第2作者),《淮海工学院学报》2014年3期《梁太祖朱温养子考述》,《安徽史学》2014年6期。《国史经籍志》略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年12期。近三十年以来唐代致仕制度研究,《沈阳大学学报》2015年3期。五代时期两淮的对峙与战争,《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合肥工大出版社,2014年9月。论唐代致仕制度之演变,《南昌大学学报》2015年4期。元代徽州进士考述,《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第29集,2015.7。张鷟及其《朝野佥载》考释,《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16年2期。《事类赋》与《增补事类统编》所见宋清博物观之演变,《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6年3期。唐庐州刺史蔡俦史事钩沉,《合肥学院学报》2016年6期。论唐太宗务实的执政观,《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17年5期。论唐玄宗对文献收集和整理的重视,《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6期。清代徽州庙会的心理调适功能,《宜春学院学报》2017年5期。元明太和县建置及《元史》关于“太和县”记载的辨析,《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第33集,2017.7。

相关热点

扫码添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