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话题人物,欢迎提交收录!
最优雅的名人百科,欢迎向我们提交收录。
阿拉坦巴根
2023-05-12 07:34
  • 阿拉坦巴根
  • 阿拉坦巴根 - 教授-内蒙古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个人资料

近期热点

资料介绍

个人简历


讲授课程:
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跨文化心理与教育、教育研究方法、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心理学专业英语、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t \t
学习工作经历 :
2002.5——2005.7,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管理硕士学位
2005.7——至今,内蒙古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师
2009.9——2014.7,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学位
2016.1——2016.2,美国北伊利诺伊大学学习高等教育与管理(自治区511人才工程)
主持课题
1. 国家社科基金2014年度项目《蒙古族聚居区农村学校集中办学后的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调试研究》(项目编号14BMZ089)。
2. 国家民委教改项目《民族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现状及质量提升研究》(项目编号13083)。
3. 2012年市校合作项目《通辽市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衔接与贯通》(批准号SXYB2012131)。
4. 2015年市校合作项目《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项目编号SXJY2015006)。
5. 2017年主持校级专业质量工程项目《传统专业改造与提升(心理学)项目》。
6. 主持校级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含教改课题)近10项。
主要参加的课题研究
1. 教育部规划办,“建立社会中介性评估组织的研究”,规划课题(项目编号FF11151);
2. 甘肃省教育厅/英国国际发展部,“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提高女童就学与教育质量行动研究”;
3.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民族地区教育政策援助机制——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项目编号DMA050178);
4. 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草原文化研究工程》(项目编号08@H020)的子项目“草原那达慕文化研究”;
5. 2011内蒙古民族大学项目《高考民族政策的改革与发展研究》(MDYB201134),第一参加人;
6.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般课题:《蒙古族聚居区农村学校合并后的社会问题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2BMZ083),第一参加人;
7. 内蒙古民族大学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暴力电影对青少年的影响》,第一参加人。
8. 通辽市市校合作项目《通辽市地区蒙古族家庭教育创新研究》,第二参加人。
9. 2013内蒙古民族大学项目《民族地区幼儿感觉统合能力的提升研究》,第一参加人。
10. 2013内蒙古民族大学项目《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培养研究》,第一参加人。
11. 2014内蒙古民族大学项目《实验心理学教学模式改革研究》(项目编号MDTK02),第一参加人。
12. 2014内蒙古民族大学重点科研项目《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选修课案例教学和讨论教学模式实践研究》(项目编号MDZD201415);
专著及教材
1. 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成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女童教育行动研究》,景民主编,甘肃文化出版社,2004年4月出版。
2. 高等教育教材《青少年学与教的心理学》(蒙文版),张布和主编,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2009年4月第一版,副主编。
3. 高等教育教材《当代学校教育学》(蒙文版),额尔敦巴根主编,辽宁民族出版社,2011年4月出版,参编。
4. 高等教育教材《教育学》,乌兰、白红梅主编,辽宁民族出版社,2011年4月出版,参编。
5. 八省区蒙编教材《当代学校教育学》,副主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3年4月出版;
6. 八省区蒙编教材《教育统计与测量》,副主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4年3月出版;
7. 八省区蒙编教材《学前心理学》,主编,正在出版。
8. 教育科学出版社委托高校小学教育专业教材《小学生心理辅导》,参编;
9. 八省区蒙文教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主编,正在编写。
10.《农村学校合并后的基础教育公平问题研究》,刘艳华、阿拉坦巴根,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11.
11.《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衔接与贯通》,阿拉坦巴根,内蒙古远方出版社,2015.12。
\t \t
获奖情况:
2011年9月10日,被评为内蒙古民族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
2013年1月20日,被评为内蒙古民族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2013年1月20日,被评为内蒙古民族大学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
内蒙古民族大学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党代会代表
2011、2015年被评为校级优秀共产党员
入选内蒙古自治区321人才工程第二层(2015)
入选内蒙古自治区511人才工程(2015)
2018年,内蒙古民族大学第五届教学成果二等奖

研究领域


""

近期论文


1. 我国建立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的动力与障碍研究,《教育探索》,2005年第2期;
2. 从农村牧区中小学寄宿生与走读生的素质差异谈学校管理,《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年第1期;
3. 行动研究方法与贫困地区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宁夏教育科研》,2004年第3期;
4. 中小学勤工俭学应注意的几个方面,《中国校外教育》2007年第12期;
5. 高效教师教学技能有待提高——从教学技能比赛谈高校教学管理,《管理观察》,2008年第11期;
6. 主体教育理念下大学生的角色定位研究,《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年第1期(党亭军、阿拉坦巴根);
7. 谈高等教育课堂教学中的板书,《网络财富》,2009年第2期;
8. 从课堂教学技能比赛谈高效教师教学技能评价与发展,《管理观察》,2009年第11期;
9. 当前我国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及改革趋势,《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10. 对多元特质自尊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的检验与分析,《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姜永志、阿拉坦巴根)
11. 我国民族心理研究的文化魅惑:价值与使命.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阿拉坦巴根、姜永志);
12. 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发展方向,《内蒙古社会科学》(蒙文版),2012年第3期;
13. 心理学的理论觉醒与理论自觉——拷问心理学理论研究.理论月刊,2012年第5期;(姜永志、阿拉坦巴根)
1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基础教育研究》,2013年第2期;
15. 现代中小学教师道德缺失及弥补策略,《继续教育研究》,2013年第5期;
16. 高中生学业效能感、自我效能感及一般效能感的关系,《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3年第5期;
17. 蒙古族朋友义气与心理契约,《内蒙古社会科学》(蒙文版),2013年10月;
18. 安代舞在中小学体育教育中的应用及发展,《中国蒙古学》(蒙文版),2013年10月;
19. 导致幼儿产生自卑心理的家庭因素及家长的应对策略,《健康研究》,2013年第10期;
20. 媒体暴力对青少年注意力的影响,《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3年10月(刘桂芹、阿拉坦巴根);
21. 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及培养策略,《临床心身健康杂志》,2014年第1期;
22. 运用心理契约缩短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期,《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4年第1期;
23. 农村教师未来时间洞察力问卷的编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14年第1期;
24. 幼儿园教师职业压力问卷编制与现状分析,《学前教育研究》,2014年第2期;
25. 高校课堂教学心理契约量表的编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年第2期;
26. 幼儿写“情书”无关早恋,《中国德育》,2014年第17期;
27. 蒙古族家庭教育现状及促进策略,《中国蒙古学》,2015年第4期;
28. C市农村教师未来时间洞察力调查研究,《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4年第12期(李敏、阿拉坦巴根等);
29. 蒙古族农村学校合并后的问题及发展策略,《内蒙古社会科学》(蒙文版),2015年第3期;
30. 自尊在初中生情感维度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5年第8期(阿拉坦巴根、李敏);
31. 心理契约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5年第5期。
32. 心理契约视域下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人才资源开发》,2015年12期。
33. 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使用态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年第三期(姜永志、阿拉坦巴根、刘勇);
34. 从贾平凹的《带灯》谈情绪劳动中的正能量开发,《人力资源管理》,2016年第9期(娜日、阿拉坦巴根);
35. 时间效能感与大学生手机移动网络使用行为关系,《中国公共卫生》,2017年第2期(姜永志、阿拉坦巴根等);
3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的不同模式比较研究——兼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改革,《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7年第4期;
37. 内蒙古东部贫困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讨,《基础教育研究》,2018年第1期(白庆坤、阿拉坦巴根,通讯作者);
38. 内蒙古东部地区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研究,《基础教育研究》,2018年第11期(邵飞飞、阿拉坦巴根,通讯作者);
39. 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均衡发展现状调查与对策,《基础教育研究》,2020年第1期(舒立国、阿拉坦巴根,通讯作者);
40. 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与对策,《校园心理》,2020年第2期(舒立国、阿拉坦巴根,通讯作者)。
中国心理学会会员
吉林省心理学会会员

相关热点

扫码添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