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话题人物,欢迎提交收录!
最优雅的名人百科,欢迎向我们提交收录。
丁玉龙
2023-05-11 22:02
  • 丁玉龙
  • 丁玉龙 - 教授 博士 博士生导师-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个人资料

近期热点

资料介绍

个人简历


丁玉龙(海日寒),男,蒙古族,1973年出生,文学博士,内蒙古大学教授,博导;比利时鲁汶大学博士生导师。内蒙古文学翻译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协会员;中国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第11期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学员、第十一届全国青联委员。内蒙古大学教坛新秀(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教坛新秀(2012年),2003年荣获第三届内蒙古自治高校青年教师课堂技能大赛一等奖。
已出版专著6部,《新时期蒙古族诗歌中的现代流派》(2003年)、《当代蒙古族诗歌综合研究》(2010年)、《本土文化诗学》(2010年)、《蒙古族诗歌现代转型研究》(2013年)、《世界经典电影解析》(2014年)、《当代蒙古族诗歌综合研究》(基里尔文版,乌兰巴托,2015年),发表论文100多篇。
专著《当代蒙古族诗歌综合研究》、《蒙古族诗歌现代转型》曾获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届、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二等奖(2012年,2016年),论文《新世纪蒙古语诗歌——彷徨与求索》曾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九届文学艺术最高奖“索龙嘎”奖(2009年),评论集《本土文化诗学》曾获中国蒙古族文学第二届“朵日纳” 文学奖(2012年),论文《蒙古族生态电影初探》获得内蒙古社科院《中国蒙古学》杂志十年论文奖(2014年)等。2016年获得内蒙古大学校长励学奖青年教师奖。
完成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青年项目《蒙古族诗歌现代转型研究》(2012年);正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般项目《蒙古族小说观念的现代转型》;正在主持内蒙古自治区社科规划特别项目《内蒙古民族文化建设研究工程》项目子项目《蒙古族诗歌史》;以核心成员身份参加满全主持的国家重大课题《蒙古文学学科史:资料整理与体系建构》(2015-2018)。
从事蒙汉语诗歌创作,著有蒙文诗集《遥远的雪山》(2007年)、汉文诗集《一个人的穿越》(2011年)和《空山集》(2015年),作品散见于《诗刊》、《中国诗歌》、《民族文学》等刊物;诗歌《死城》获得《诗刊》诗歌奖。组诗《北方的蒙古村落》入选高中蒙古文教材《阅读》本。另有电影剧本《圣山》(2009年),蒙译汉翻译作品几十万字。
履历
1990.9 — 1994.7 内蒙古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 本科学习
1997.9 — 2000.7 内蒙古大学蒙古语言文学专业 攻读硕士
2001.9 — 2005.7 内蒙古大学蒙古语言文学专业 攻读博士
2003.9 —2004.1 北京大学中文系 访问学者
2009.3—2009.7 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 进修
1994.7—2000.7 内蒙古大学校办 秘书
2000.7—至今 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 讲师、副教授、教授
教学情况
本科生课程:
主持1门本科主干核心课《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开设:
《中国文学》(二,现代,必修2学分)
《中国现代文学》(必修2学分)
《中国文学》(三,当代,选修2学分)
《蒙古诗歌学》(选修2学分)
《影视艺术专题》(选修1学分)
《影视艺术鉴赏》(选修1学分)
研究生课程:
《蒙古族比较文学》(必修1学分)
《蒙汉文学比较》(选修2学分)
《蒙古诗歌学》(选修2学分)
科研项目:
1.完成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蒙古族诗歌现代转型”(2006.6-2010.12);
2.正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蒙古族小说观念的现代转型”(2013.6-2016.12)批准号13BZW165;
3.正在主持内蒙古自治区社科规划特别项目《内蒙古民族文化建设研究工程》项目子项目《蒙古族诗歌史》(2013.3-2016.3)批准号MZWH2014-012;
4.正在以核心成员身份参与满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蒙古文学学科史:资料整理与体系建构》(2015-2018)。
专著
1.专著《蒙古语诗歌中的现代流派》,2003年3月,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唯一作者;
2.专著《当代蒙古语诗歌综合研究》,2011年1月,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唯一作者;
3.专著《本土文化诗学》,2010年1月,远方出版社,唯一作者;
4.专著《蒙古族诗歌现代转型研究》,2013年4月,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唯一作者;
5.专著《世界经典影片解读》2014.06出版,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唯一作者。
6.专著《《当代蒙古语诗歌综合研究》(吉里尔文版),2015年7月,蒙古国乌兰巴托大学,唯一作者。
编著
1.副主编《库伦乡土文学研究》,呼日勒沙主编,2013年,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2.副主编《中国蒙古族近现代文学精品大系.诗歌卷》,哈斯巴根主编,2014年,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诗歌、电影
1.诗集《遥远的雪山》(蒙古文),2007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 诗集《一个人的穿越》(汉文),2011年,中国文联出版社。
3. 诗集《空山集》(汉文),2015年,现代出版社。
4. 电影《圣山》2009年,出品单位:北京中视远图科技有限公司 内蒙古电视台蒙古语卫视频道
译著
蒙译汉文学作品20万字左右,发表在《草原》、《民族文学》、《文艺报》等报刊。
获奖及荣誉称号
1. 评论“新世纪蒙古语诗歌——彷徨与求索” 2009年12月获全区第九届文学创作最高奖“索龙嘎”奖。
2. 评论集《本土文化诗学》2012年6月获中国蒙古族文学第二届朵日纳文学奖。
3. 专著《当代蒙古语诗歌综合研究》2012年7月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二等奖。
4. 2003年9月荣获第三届内蒙古自治高校青年教师课堂技能大赛一等奖。
5 .参与建设课程《蒙古族现当代文学史课程建设》(执笔)2007年10月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6. 2011年4月被评为内蒙古大学首届教坛新秀。
7. 2012年10月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教坛新秀。
8.专著《新时期蒙古族诗歌中的现代流派》获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6年11月。
9. 论文《论蒙古格律诗的意境美》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青年奖,2000年8月。
10.论文《论蒙古文现代诗的格式变革》2003年,8月获得内蒙古文联首届文艺评论奖二等奖。
11.论文《蒙古族生态电影初探》获得内蒙古社科院《中国蒙古学》杂志2004-2014年优秀成果评奖优秀论文奖,2014年11月。
社会影响
1. 2000.5-6《花的原野》,波·哈斯毕力格《读〈北方蒙古村落〉有感》。
2. 2001年4月10日,由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文学研究所找开研讨会,研讨丁玉龙论文《跨世纪蒙古语诗歌:多元共存》(《花的原野》2001、3),《内蒙古日报》蒙古文版4月23日报道。
3. 2002.2《锡林郭勒》,白·哈斯毕力格《一代文人,一首绝唱》。
4. 2002.9.10《内蒙古大学校刊》,格日勒图“成功的改革,大胆的探索”评价丁玉龙课堂艺术。
5. 2008年8期《花的原野》,道日那腾格里《扭曲的现实、隐藏的情结、积蓄的力量》评丁玉龙诗歌成就;
6. 2009年7月13日《北方新报》,《海日寒:蒙古族电影不等于民族题材电影》报道,报道丁玉龙电影研究。
7. 应读的的书 可爱的诗——田阿古拉《哲理木文艺》评丁玉龙研究成就;
8. 知识分子写作——清华《金钥匙》2010.4评丁玉龙诗歌成就;
9. 哈森《钢刀、雪山及一个人的穿越》《文艺报》2011.12.5评丁玉龙诗歌成就;
10. 亚.查干牧仁《奔向理想村庄的勇士》《花的原野》2011.6评丁玉龙诗歌成就;
11. 2011.4.22日(周五下午)举办内大蒙学院研究生会“周末自由谈”活动——“海日寒文学作品漫谈”研讨丁玉龙诗歌成就;
12.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师元成《新世纪蒙古诗歌批评:创新与启示——评海日寒“本土文化诗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4期,评丁玉龙学术成就;
13. 诗性穿越的风度——论海日寒的诗歌创作(内蒙古社科院副研究员铁木日真《草原.文艺论坛》2012.2)评丁玉龙诗歌成就;
14. 专著《蒙古族诗歌转型研究》被列入内蒙古草原文学重点作品扶持工程第二期重点作品2013年;
15. 查娜内蒙古大学博士生“诗与生命的神性对话-论蒙古族第四代诗人作品”研讨丁玉龙诗歌作品;
16. 查娜“雪山的遥望与诗意的穿越”(《西北军事文学》2012.06)评丁玉龙诗歌;
17.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师元成《现代观念规范体系和文学传统-“当代蒙古文诗歌综合研究”一书的启示》《内蒙古日报》2012年3月23日评丁玉龙专著《当代蒙古文诗歌综合研究》。
18. 记者牧人专题报道“学者诗人海日寒”《内蒙古日报》2013.4.17
19.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师元成发表《诗歌批评的创新与启示》(《内蒙古民族大学》2011.4评丁玉龙专著《本土文化诗学》;
20.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师元成发表论文“诗意盎然的理论大厦”《花的原野》2014.10评论丁玉龙专著《蒙古族诗歌现代转型》
21.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著名学者张清华“我用思想的毛孔感受世界”——海日寒诗集《一个人的穿越》序《一个人的穿越》,中国文联出版社,2011年;
22.作家出版社编辑、著名评论家兴安“寻求神谕的词语”——《空山集》序,《空山集》现代出版社,2015年;另《文艺报》2015.7.1;
23.蒙古族著名诗人宝音贺希格“雪蓝高地”——海日寒诗集《空山集》序,《空山集》现代出版社,2015年;

研究领域


"蒙古族现当代文学 蒙古诗歌学 蒙古族电影"

近期论文


1.浅论特·官布扎布诗歌,《蒙古语言文学》1995年6期。
2.清新的六月风,《花的原野》1996年8期。
3.历史·文化·时代·象征,《花的原野》1998年4期。
4.论哈斯宝的“奇妙论”,《内蒙古大学学报》1998年4期。
5.苦闷与挣扎:第四代诗歌,《内蒙古日报》1999年.11.10;
6.论蒙古语格律诗中的意境美,《内蒙古大学学报·哲社》1999年3期。
7.论新时期蒙古语诗歌的时空结构(一),《内蒙古师大学报》1999年3期;
8.一种尝试——论包乌尼尔的诗,《金钥匙》1999年2期。
9.论新时期蒙古语诗歌的时空结构(二),《蒙古语言文学》2000年2期。
10.跨世纪蒙古语诗歌- 多元共存,《花的原野》,2001年3期;
11.公共空间与个体空间,《金钥匙》2001年3期。
12.把玩太阳石的童话之子,《金钥匙》2002年1期。
13.试论佛学禅理对尹湛纳希诗论诗作的影响,《内蒙古大学学报》汉文哲社,2002年2期。
14.论“奥其拉黑”,《内蒙古大学学报》2002年3。;
15.论蒙古语现代诗的形式变革—听觉形式的变革,《蒙古语言文学》2002年3期。
16.论蒙古语现代诗的形式变革—视觉形式的变革,《蒙古语言文学》2002年4期。
17.论蒙古语现代诗的主观性——想象的活跃,《蒙古语言文学》2002年6期。
18.蒙古诗歌中现代流派的形成与发展,《内蒙古大学学报》2003年2期。
19.文化的蹦坏与生存的危机,《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1期。
20.蒙古语现代诗的哲理形式,《蒙古语言文学》2003年2期。
21.走马歌手,《金钥匙》2003年3期。
22.诗歌传统中的‘运思潜在模式’及其在当代诗歌中的几个表现,《内蒙古大学学报》2004年6期。
23.多样化选择与共存的可能,《蒙古语言文学》2004年6期。
24.蒙古语诗歌中的现代流派,《内蒙古大学学报》(汉文版)2004年1期。
25.温馨的情感柔漫的抒情,《金钥匙》2005年3期。
26.当代蒙古语诗歌中的三个流派,《中国蒙古学》2005年2期。
27.当代蒙古语诗歌(1947-1978年)创作中的角色意识和自我意识,《内蒙古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5期。
28.当代蒙古族诗人的体验模式,《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1期。
29.当代蒙古族诗歌中的文化思维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3期。
30.当代蒙古族诗歌(1947——1978)“批评、阅读、奖励、传播”行为《内蒙古大学学报》(蒙古文)2006年2期。
31.当代蒙古族诗歌(1947——1978)和“意境”,《内蒙古大学学报》2006年4期。
32.当代蒙古族诗歌中的文化精神(一),《中国蒙古学》2006年2期。
33.当代蒙古族诗歌中的文化精神(二),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6年2期。
34.敞开被遮蔽的世界,《金钥匙》2006年1期。
35.本土诗歌学,《花的原野》2006年4期。
36.新世纪蒙古族诗歌:彷徨与求索,《花的原野》2006年7期。
37.当代蒙古族诗歌的艺术模式,《中国蒙古学》2006年6期。
38.当代蒙古语诗歌的表现方式问题,《内蒙古大学学报》,2007年3期。
39.蒙古族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内蒙古大学学报》2007年4期。
40.当代蒙古语诗歌与体裁问题(一),《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2期。
41.当代蒙古语诗歌与体裁问题(二),《中国蒙古学》2007年4期。
42.科尔沁文学——彷徨与求索,《金钥匙》2007年2期。
43.本土文化意识与巴林诗歌,《金钥匙》2007年3期。
44.在多重视野中解读《四季》,《内蒙古大学学报》2008年1期。
45.当代蒙古语叙事诗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内蒙古大学学报》2008年5期
46.自然的歌手和他生命诗章,《中国蒙古学》2008年3期。
47.蒙古族诗歌思维方式的现代转型,《内蒙古社会科学》2008年5期。
48.史诗精神或精神史诗,《金钥匙》2008年3期。
49.民间诉求或文化部诗歌《花的原野》2008年2期。
50.论阿尔泰的诗歌创作,《民族文学研究》2009年3期。
51.论纳.塞西亚拉图的诗歌,《内蒙古师大学报》2009年1期。
52.科尔沁草原上的人们——从史实到电影,《中国蒙古学》2009年3期。
53.阿尔泰诗歌论《内蒙古社会科学》2009年5期。
54.大地的诗光,《金钥匙》2009年3期。
55.论“八骏”作品,《花的原野》2009年11—12期。
56. 新时期蒙古族电影的文化与艺术问题,《论草原文化》第六辑,主编马永真、巴特尔、王增、邹万银,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9年7月。
57. 在多重视野中解读“四季”,《经典解读达.纳楚克道尔吉》,陈岗龙、斯.乌日斯嘎拉主编,民族出版社,2009年6月。
58. 蒙古族现当代文学中的民族主义(上),《内蒙古大学学报》2010年1期。
59. 蒙古族现当代文学中的民族主义(下),《内蒙古大学学报》2010年4期.
60. 发展民族动漫产业刍议,《中国蒙古学》2010年2期。
61. 蒙古族文学世界意识的形成,《中国蒙古学》2010年3期。
62. 公民社会与蒙古族文学,《金钥匙》2010年1期。
63. 漫谈诗歌——评乌孙宝都的诗,《金钥匙》2010年5期。
64. 新时期蒙古语诗歌创作中的纳.熙乐,《金钥匙》2010年6期。
65. 大地上的意义之烛——评包龙的诗,《花的原野》2010年1期。
66. 现代转型与文化寓言,《花的原野》2010年8期。
67.蒙古族当代诗歌中的语言诗学,《花的原野》2010年12期。
68. 当代蒙古语诗歌中的抒情主义,《内蒙古大学学报》2011年1期。
69. 巴.布林贝赫诗歌新论,《民族文学研究》2011年1期。
70. 用文学见证时代——解读蒙古族作家布仁巴雅尔的报告文学作品,《民族文学研究》2011年5期。
71. 当代蒙古语诗歌中的意象主义,《中国蒙古学》2011年1期。
72. 主流、个人化、迟来的评价,《中国蒙古学》2011年5期。
73. 精神治疗和戈壁节奏,《金钥匙》2011年1期。
74. 小说观念革新与实验写作,《金钥匙》2011年3期。
75. 面对严峻的挑战,《金钥匙》2011年4期。
76. 现代转型、商业经验和写实,《金钥匙》2011年5期。
77. 阿尔泰的诗歌创作,《实践》2011年3期。
78. 现代转型与蒙古族文学,《内蒙古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79. 蒙古族生态电影初探,《中国蒙古学》2012年03期.
80. 诗歌课堂教学与多媒体利用,《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81. 心灵之河,《花的原野》2012年01期。
82. 蒙古族诗歌中的浪漫主义美学,《花的原野》2012年7期。
83. 现象研究与小说阐释的新收获——简评萨日娜专著《布林研究Ⅰ》,《内蒙古日报 》2012年03月23日
84. 跨文化写作与现代性焦虑,《文艺报》(2012年11月07日。
85. 自我镜像 ——解读宁才执导的三部影片,《草原.文艺论坛》2012年4期。
86. 水月禅心——评哈森诗集《风的印记》,《北方新报》2011.2.17
87. 寻找心灵的花园——评追风的诗,追风诗集《心之河》序,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11年12月。
88. 孤独是温柔的情人——品读宝.希贵的诗歌日志,宝.希贵诗集《草原上的风》序2012年2月,中国炎黄文化出版社。
89. 自然的歌手和他生命的诗,瓦·哈斯诗集《马背上的雪》序,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7年8月。
90. 野生的语言——青年诗人阿.乌日图那斯图诗集《野生的语言》序言,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1年。
91. 经验想象和资源,《内蒙古日报》2012.10.16
92.当代蒙古语诗歌中的启蒙主义美学,《内蒙古大学学报》2013年1期。
93.现代性城市化蒙古语诗歌,《中国蒙古学》2013年1期。
94.寻根者的默想,《草原文艺论坛》2013年2期。
95.现当代蒙古语诗歌中游牧文化经验的书写,《花的原野》2013年6期。
96.当代蒙古语诗歌中的现代主义美学,《内蒙古大学学报》2013年5期。
97.纯诗的理论实践与蒙古族诗歌,《中国蒙古学》2014年5期。
98.左旋状的高原之水,《金钥匙》2014年1期。
99.传统内部的想象,《金钥匙》2014年2期。
100.带着光翼的古韵,《金钥匙。2014年3期。
101.蒙古族新生代作家群速览,《文艺报》2014.11.5
102.做民族伟大心灵的铸造者,《内蒙古日报》2014.10.21
103.蒙古族现当代诗歌中的农耕文化经验,《中国蒙古学》2015年6期。
104.蒙古语农耕文化诗歌美学的建构,《内蒙古大学学报》2015年6期。
105.当代蒙古语诗歌发展概述,《花的原野》2015年12期。
106.蒙古族当代诗歌概览(汉文),《文艺报》2015.11.6。
107.有关新蒙古人的想象,《金钥匙》2015年6期。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评论家协会会员
内蒙古文学翻译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蒙古学学会理事
全国青联第十一届委员
自治区青联第十、十一届委员

相关热点

扫码添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