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话题人物,欢迎提交收录!
最优雅的名人百科,欢迎向我们提交收录。
任暟
2023-03-07 13:56
近期热点

资料介绍

个人简介

任暟 ,1965年9月生,安徽当涂人。1986年获安徽大学哲学学士学位,1989年获武汉大学哲学硕士学位。1995年和1998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教授。现为安徽大学哲学系教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点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博士生导师、 国务院特殊津贴享有者、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主要著作:1、民主社会主义哲学源流 / 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合著)2、马克思主义哲学全书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合著)3、批判与反思——法兰克福学派“当代资本主义理论”辨析 / 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独著) 《中国哲学年鉴》作详细介绍19994、阶级意识、交往行动与社会合理性——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政治理论的现代性话语 / 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合著) 《中国哲学年鉴》作详细介绍20065、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形态论 / 学习出版社2006(合著)入选首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优秀成果文库;《中国哲学年鉴》作详细介绍2007项目:(主持)1、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AHSK01-02D10082、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三个代表’的哲学精神与时代内涵研究”/AHSK03-04D01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研究”/08BKS030科研奖励:1、合著《民主社会主义哲学源流》 / 皖版优秀图书二等奖1995;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19982、独著《评法兰克福学派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新解》 / 安徽省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83、独著《批判与反思——法兰克福学派“当代资本主义理论”辨析》 / 皖版优秀图书三等奖19984、合著《马克思主义哲学全书》 / 第二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19995、独著《与时俱进的“生产力动力观”》 / 安徽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奖三等奖20066、合著《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形态论》 / 安徽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奖一等奖20097、独著《科技视阈下的绿色之维——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技术观》 / 安徽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奖二等奖2011

近期论文

1、评新马克思主义对<巴黎手稿>的几种理解 / 光明日报1992-1-132、《精神现象学》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 / 马克思主义来源研究论丛(第17辑),商务印书馆1995-53、马尔库塞的社会主义观辨析 / 马克思主义研究1997-44、析法兰克福学派对科技异化的批判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7-65、评法兰克福学派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新解 / 武汉大学学报1997-5《新华文摘》1998-1、《高校文科学报文摘》1998-1转载6、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与马克思批判理论之比较 / 马克思主义研究1998-3《中国哲学年鉴》摘转19997、析哈贝马斯的“交往异化论”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8-68、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及其哲学基础 / 马克思主义研究1999-49、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命题的评析 / 哲学动态1999-2《新华文摘》摘转1999-810、“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辨义 /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0-411、“人类中心主义”辨正 / 哲学动态2001-112、对科学技术价值的哲学思考 / 求是学刊2001-313、技术文明社会的生态危机意识 / 现代哲学2002-414、哈贝马斯“生活世界”学说管窥 /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2-415、马克思的跨越发展思想与当代中国现代化实践 /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116、与时俱进的“生产力动力观” /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617、恩格斯系统观的当代解读 /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518、“三个代表”的科学人文精神 / 光明日报2005-7-519、马克思实践观的人文意蕴 / 哲学动态2005-820、马克思“自然人化论”的生态学阐释 /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621、生态思维与科学发展观/光明日报 / 2006-6-522、“新唯物主义”的实践精神及其当代意义 /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6 《中国哲学年鉴》摘转200823、科技视阈下的绿色之维——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技术观 / 江汉论坛2007-7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2007-624、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思维特征/光明日报2008-5-27 《中国哲学年鉴》摘转200925、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伦理学的理论基点/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7 《新华文摘》摘转/2009-24

相关热点

扫码添加好友